会员咨询
提 交

产品与解决方案/PRODUCT AND SOLUTIONS

少用电  用好电  再生电  存储电  防爆电

解决方案

新风光储能系统革新配电模式,解锁台区供电高可靠新境界

发布时间:2025-04-21 作者:新风光

台区背景

 

配电台区是电力系统专业名词,是指台变(在装、运行的某台变压器)的供电区域范围,按照负荷类型不同可分为城市居民台区、商业台区、工业台区和农业台区四类。

 

配电台区作为面向电力用户供电的“核心单元”,也是低压电能管控的“中枢”,配电台区的运营状况就直接决定电力用户能否“用上电、用好电”。

 

 

 

 

传统配电台区解决方案


图片1.png

 

传统的配电台区供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供电可靠性低


设备老化:部分台区的变压器、配电柜、线路等设备使用年限较长,老化现象严重,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停电事故频繁发生。

 

故障修复时间长:由于配电网络结构相对复杂,故障定位困难,加上维修人员和物资调配等因素,一旦发生故障,修复时间往往较长,影响用户正常用电。

 

 

电能质量差


电压偏差:随着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和分布不均,一些台区存在电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例如,在用电高峰时段,远离电源点的用户端电压可能过低,影响电器设备的

正常运行而在用电低谷时段,又可能出现电压过高,缩短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谐波污染:大量非线性用电设备如变频器、整流器等的广泛应用,使得配电台区的谐波含量增加。谐波会导致电能损耗增加、设备发热、影响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对通信系统产生干扰。

 

 

供电能力不足


容量配置不合理:过去在进行配电台区规划时,对用电负荷的增长预测不够准确,导致部分台区变压器容量偏小,无法满足当前用户的用电需求。在夏季高温、冬季取暖等用电高峰时期,经常出现过载现象,严重影响供电质量和设备安全。

 

线路过载:一些老旧台区的供电线路线径较小,随着负荷的增加,线路电流增大,导致线路损耗增加,发热严重,甚至会引发线路故障,限制了配电台区的供电能力。

 


三相不平衡


单相负荷接入:居民生活用电中大量的单相负荷如空调、热水器等,在接入配电系统时,如果三相分配不均匀,容易造成三相不平衡。此外,一些商业和工业用户中的单相设备也可能存在类似问题。

 

影响设备运行:三相不平衡会使变压器的损耗增加,降低变压器的出力,同时还会导致电动机等三相设备发热不均,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新风光工商业储能方案

 

 

图片2.png

 

 

新风光采用配电台区低压侧母线直接挂载工商业台区储能系统的方案,此方案对于系统设计、安装施工、运维管理、退役拆除等等非常的便利,不需要额外增加其他设备,工商业储能系统支持户外IP54需求,无需其他防护措施,露天即可使用。完全支持台区储能设备即插即用,灵活配置。

 

对比传统方案具有以下的优势:

 

提升供电可靠性


备用电源支持:在电网故障或停电时,储能系统可作为备用电源迅速投入运行,持续为关键负荷供电,如医院、通信基站等,确保重要设施的正常运转,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提高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快速响应调节:储能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电力系统的功率变化,当出现突发的电力波动或故障时,它可以在短时间内释放或吸收能量,稳定系统电压和频率,防止因电压骤降、频率波动等问题导致的设备损坏和停电事故,增强配电台区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

 

 

改善电能质量


电压调节:储能系统可以根据配电台区的电压情况,灵活地进行充电和放电操作。在电压过高时吸收多余电能,降低电压;在电压过低时释放电能,提升电压,将电压稳定在合理范围内,确保用户端的电压质量,提高电器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谐波治理:一些储能系统具备一定的谐波治理能力,能够对配电台区中的谐波电流进行补偿,减少谐波污染,提高电能的正弦度,降低谐波对电网设备和用户设备的不良影响,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优化配电台区运行


削峰填谷:通过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储能系统可以将电网负荷从高峰时段转移到低谷时段,平衡电网的负荷曲线,降低高峰负荷,提高配电台区的设备利用率,延缓配电设备的升级改造需求,减少电网建设投资。

 

分布式能源协同:对于含有分布式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配电台区,储能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分布式能源出力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在分布式能源发电过剩时储存电能,不足时释放电能,实现分布式能源与电网的平滑接入和协同运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降低运营成本


减少电费支出:对于一些对电费敏感的用户,如商业用户和工业用户,储能系统可以利用分时电价政策,在电价低谷时充电,电价高峰时放电,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同时,对于配电台区运营商来说,通过优化负荷曲线,减少需量电费,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延缓设备投资:由于储能系统能够起到削峰填谷和提升供电能力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对配电变压器、线路等设备的升级改造投资,减少设备更新和扩容的频率,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和运维成本。

 

图片3.png

  

 

配电台区配储的接入方案

 

接入位置:将储能系统分散安装在台区内不同位置,如靠近较大的用户负荷端或分布式电源接入点,可根据各区域的用电需求和负荷特性,灵活配置储能容量。

 

适用场景:适用于负荷分布较为分散,或存在多个局部负荷中心的台区,像大型居民小区配电台区,不同区域用电高峰存在差异,可在各区域分别接入储能。

 

优势:能更精准地满足局部负荷的用电需求,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而且分散接入可减少单个储能设备故障对整体的影响,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价值收益

 

图片4.png

 

降低电费支出


削峰填谷:通过在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利用储能系统在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可降低企业或台区整体的电费支出。以新风光电子浙江省某客户为例,该客户高峰电价为1.2元/千瓦时,低谷电价为0.3元/千瓦时,储能系统在高峰时段放电1000千瓦时,低谷时段充电1200千瓦时(考虑充放电效率),则每次充放电可节省电费1.2×1000-0.3×1200 =840元。


需量控制:新风光电子某广东客户,使用需量电费制度,储能系统可在负荷高峰时释放电能,降低变压器的实际需量,避免因需量超标而产生的额外费用。该客户原本需量为500千伏安,需量电费单价为40元/千伏安,安装储能系统后需量降低至450千伏安,则每月可节省需量电费(500- 450)×40=2000元。